首頁
文章
書單
識字快車
字帖字卡
拼音捷徑
有聲字典
SReading 文章 | 最智能的免費中文閱讀、識字、作業工具 -- 傳播人類經典,構建文化與知識的橋梁。
海量免費中文閱讀材料,包括經典文學、唐詩宋詞、童話哲理、趣聞科技等。支持播放、點讀、拼音、繁簡轉換等功能,您可以輕松暢享豐富的文章資源。
中庸(56) 《诗》云: “予怀明德,不大声以色。” 子曰: “声色之于以化民,末也。”
中庸(55) 《诗》曰: “不显惟德!百辟其刑之。”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。
中庸(54) 《诗》曰: “奏假无言,时靡有争。” 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, 不怒而民威于鈇钺。
中庸(53) 《诗》云: 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。” 故君子不动而敬,不言而信。
中庸(52) 《诗》云: “潜虽伏矣,亦孔之昭!” 故君子内省不疚, 无恶于志。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, 其唯人之所不见乎!
中庸(51) 《诗》曰: “衣锦尚炯。” 恶其文之著也。 故君子之道,暗然而日章; 小人之道,的然而日亡。 君子之道,淡而不厌, 简而文,温而理, 知远之近, 知风之自, 知微...
中庸(50) 唯天下至诚, 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, 立天下之大本, 知天地之化育。 夫焉有所倚? 肫肫其仁! 渊渊其渊! 浩浩其天!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, 其孰能知之?
中庸(49) 唯天下至圣, 为能聪明睿知,足以有临也。 宽裕温柔,足以有容也。 发强刚毅,足以有执也。 齐庄中正,足以有敬也。 文理密察,足以有别也。 溥博渊泉,而时出之。 溥...
中庸(48) 仲尼祖述尧舜, 宪章文武; 上律天时, 下袭水土。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, 无不覆帱; 辟如四时之错行, 如日月之代明。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 道并行而不相悖, 小德...
中庸(47) 王天下有三重焉, 其寡过矣乎! 上焉者,虽善无征, 无征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 下焉者,虽善不尊, 不尊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 故君子之道: 本诸身,征诸庶民, 考诸三王...
中庸(46) 子曰: “吾说夏礼,杞不足征也; 吾学殷礼,有宋存焉; 吾学周礼,今用之,吾从周。”
中庸(45) 非天子, 不议礼,不制度,不考文。 今天下, 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。 虽有其位,苟无其德, 不敢作礼乐焉。 虽有其德,苟无其位, 亦不敢作礼乐焉。
中庸(44) 子曰: “愚而好自用, 贱而好自专, 生乎今之世, 反古之道。 如此者, 灾及其身者也。”
中庸(43) 大哉圣人之道! 洋洋乎! 发育万物,峻极于天。 优优大哉! 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。 待其人然后行。 故曰: 苟不至德,至道不凝焉。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 致广大而...
中庸(42) 《诗》曰: “维天之命,於穆不已!” 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。 “於乎不显!文王之德之纯!” 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,纯亦不已。
中庸(41) 天地之道, 可一言而尽也: 其为物不贰, 则其生物不测。 天地之道, 博也,厚也,高也, 明也,悠也,久也。 今夫天, 斯昭昭之多,及其无穷也, 日月星辰系焉, ...
中庸(40) 故至诚无息。 不息则久, 久则征, 征则悠远, 悠远则博厚, 博厚则高明。 博厚,所以载物也; 高明,所以覆物也; 悠久,所以成物也。 博厚配地, 高明配天, 悠...
中庸(39) 诚者自成也, 而道自道也。 诚者物之终始, 不诚无物。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。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, 所以成物也。 成己,仁也; 成物,知也。 性之德也, 合外内之道...
中庸(38) 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。 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 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 见乎蓍龟,动乎四体。 祸福将至: 善,必先知之; 不善,必先知之。 故至诚如神。
中庸(37) 其次致曲。 曲能有诚, 诚则形,形则著, 著则明,明则动, 动则变,变则化。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。
Prev
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