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以载道:“活”
“活”字从三点水,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水对生命是至关重要的。老子就是水的粉丝,《道德经》言“上善若水”。现在人们寻找外星生命,首要就是看有没有液态的水存在。
其实“活”字还隐藏着一个秘密的养生诀窍。活字拆开来就是“舌水”,舌上的水就是唾液,或称津液。它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首先口中是否能经常产生唾液是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。中医认为唾液是肾水气化而成。就如水气化到天上,然后又凝结成雨降下来滋润万物。津液常生,起码告诉我们两个信息。第一,肾阳充足,能够蒸腾水液;第二,河车大道通畅,水液可以顺利完成上下循环。
其次,咽津液对保健大有裨益。很多人吃燕窝,其实燕窝是金丝燕或多种同属燕类唾液凝结而成,其功用有“养阴润燥、益气补中、治虚损”等。殊不知,人自身的唾液远胜燕窝。唐代名医孙思邈,在《千金要方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曹操为了长生,把当时的百岁老人皇甫隆请到王府,只见这位百岁老人红光满面,神采奕奕,步履矫健,动作敏捷,耳聪目明,声若洪钟。曹操顿生敬慕之心,立即起身迎接,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请教养生长寿之术。皇甫隆见曹操如此诚心诚意,将他的养生秘诀告诉了他:“要想寿命管,朝朝服玉泉。”这“玉泉”就是口中的唾液。皇甫隆进一步解释说:这是我的师傅蒯京秘传给我的,蒯师傅那年一百七十八岁。另外,吕洞宾百字碑养生口诀言“白云朝顶上,甘露洒须弥。自饮长生酒,逍遥谁得知。”这里的长生酒就是指津液。
既然津液是长生酒,是玉泉琼浆,所以“活”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“千口水”,就是告诉我们要多咽津液。唾液作为可被身体自动分泌,又能被人主动调节的体液,我们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养生。
第一,珍惜宝贵唾液。不可轻易吐掉。
第二,吃饭要细嚼慢咽。这是最道法自然的方法。据记载,一位150岁的印度人谈到“我就是每一口饭,或菜,细嚼慢咽,嚼上三十二次;还有我喝水,让它们在口里呆一阵,等一会儿再吞下去,就这些方法,帮助我活到了150岁。”
第三,唾液养生法。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,他在《养生铭》中写道:“晨兴漱玉津”,即每天早上醒来,以舌头搅上下腭,待唾液满口就吞下。这也是值得我们作为一个简易的方法来锻炼。
第四,含枣核生津。早在400多年前,李时珍就倡导“常含枣核令口行津液,咽之佳”的养生方法。实践证明吃完枣后将枣核含在嘴里,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。
第五,静坐生津。最佳的津液就是在静坐中,非常安静的状态下口中自然产生的甘露。这种津液比较清,没有泡沫,还略带甘味。
“活”字从三点水,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水对生命是至关重要的。老子就是水的粉丝,《道德经》言“上善若水”。现在人们寻找外星生命,首要就是看有没有液态的水存在。...